学校各单位:

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2025年度苏州市软科学研究围绕市委、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,聚焦打造全球科创高地,支持面向我市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的决策研究项目,努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(重点项目另行通知)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组织实施

(一)组织方式:采取竞争择优方式组织。申报人根据指南(见附件1)研究方向自行拟题申报,待审核通过后开展研究并提交研究报告。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评审,择优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。

(二)资助方式及额度:采取后补助方式,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,项目立项后一次性拨付。

二、申报条件

(一)申报单位要求。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在苏州的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新型研发机构、社会组织,且为独立法人单位。鼓励跨部门、跨单位联合申报、协同研究。

(二)项目负责人要求。项目负责人应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;项目负责人须从其实际工作并有固定人事关系的单位申报。鼓励35周岁以下(199011日后出生)青年研究人员牵头申报项目。

(三)项目申报书要求。项目申报书应紧扣选题范围,详细填报项目概况(包括立项依据、研究内容、研究目标、研究方法和实证设计,研究条件和工作基础,预期成果及应用情况等)、实施计划以及经费情况。

(四)限项要求

1.我校限报2

2.项目负责人应无在研的苏州市级软科学研究项目,且限报一个项目,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可最多再参与一个项目;项目主要参与人的申报项目和在研项目总数不超过2个。

(五)其他要求

1.已获国家、省级立项的软科学研究项目,不得以相同内容申报市级软科学研究项目。

2.由多家单位合作实施的,项目承担单位须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,明确各方权利义务、资金安排、知识产权归属、法律责任等。

3.项目申报材料中如有涉密内容须作脱密处理。

4.申请项目时,申报单位和申报人不存在被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惩戒的情形。

三、研究成果要求

.项目研究报告应聚焦苏州创新驱动发展需要,包含研究目标、现状分析、调研案例、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等内容,实证及调研的文字篇幅应占总篇幅的50%以上,对策建议部分应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。研究报告引用或提供的数据应以2024年数据为主,并保证真实性和权威性。研究报告控制在10000字左右,并要有5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。

2.项目研究报告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531,全文重复率应在20%以下(以“维普论文检测系统”检测结果为准),严禁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。

四、申报事宜

(一)校内申报。申报人通过统一认证方式登录(校外网需用VPN)学校科研系统(http://kygl.gist.edu.cn/srm-web/systemrole/login_toLogin.html),完成项目填写并上传申报书PDF格式

(二)学校推荐。根据限额指标,组织专家评审,确定推荐申报名单。

(三)网上申报。推荐申报的项目负责人,注册登录苏商通平台(https://sst.suzhou.gov.cn/),点击政策直达->申报直达->科技服务进入,点击“项目申报”进入页面,在项目列表中选择在项目列表中选择“2025年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”申报任务,点击“我要申报”后进行在线申报,并上传相关附件材料。

(四)材料要求。申报人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,无须提交纸质材料。

(五)学校推荐申报截止时间:202531923:59

附件1:2025年度苏州市软科学研究(面上项目)指南.docx

附件2:申报书(软科学面上项目)-供参考,以系统为准.docx